【2014年房地产经纪年会系列报道】
中国建设报:经纪的力量
□ 本报记者 张东林 北京报道
楼市交易下行、房企谋求跑量、中介门店调整,面对这样的市场形势,经纪行业该如何作为?
“经纪行业经历了初创期和成长期,未来我们将进入调整期和提升期。”6月26日,在主题为“共享管理经验,助推企业成长”的2014年房地产经纪年会上,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(以下简称“中房学”)会长杜鹃以充满激情的语调表明了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。
这是一届似乎有些特殊的年会,因为从举办周期看,本届年会距上届年会闭幕只有8个多月,按惯例还不到再次举办的时间。
“本届年会选在此时举办比较有水平。因为在交易量非常低迷的背景下,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。为此,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未来的发展、思考我们到底能为这个行业提供什么价值。”21世纪中国不动产副董事长兼总裁卢航说出了年会举办的意义。
共享创造价值
房地产经纪行业作为一种“舶来品”,与内地房地产开发同时起步,目前已有数十年的历史。
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每年有超过10亿平方米的一手房转化为二手房。而在二手房交易中,超过60%是通过房地产经纪服务促成的。其中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经纪发达城市这一比例已达80%以上。房地产经纪服务在活跃二手房市场、改善消费居住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,已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
“房地产市场不可能一路高歌,我们要学会逆境崛起。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,我们应该更冷静一些,更多地练练内功,更好地学习其他同行的先进经验,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。”经历过高速发展时期后,杜鹃认为整个经纪行业都该静下心来寻求提升的途径了。
记者在会场发现,本届年会其实是一届两岸四地经纪行业同仁大聚会的年会,几乎囊括了大陆、香港、台湾、澳门四地的所有行业精英,一些行业领先者纷纷上台介绍了成功经验。
“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发展已经从外延粗放型转变为内涵集约型,下一步企业的竞争发展将更多地集中在管理和服务上,比的是理念眼光,比的是服务意识,比的是管理精度。谁更有远见、更加诚信、更为精细,谁就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。”在杜鹃看来,本届年会的主题正是经纪行业未来的发展要义。
正因如此,杜鹃十分推崇台湾永庆房屋、信义房屋的经营之道。
“台湾经纪行业比大陆早约20年,他们过去遇到的问题,我们现在正在经历,而两岸又是同根同源,同样的文化传统。他们的经验,我们拿来就可以用,可以让我们少付学费、少走弯路,他们的经验对我们弥足珍贵。”杜鹃表示,“信义房屋坚持先义后利,以提升企业标准来改善行业形象,我感触最深的有三点:一是立业宗旨,二是用人之道,三是做事原则。”
这个观点同样引发了与会者的共鸣。
链家控股集团副总裁林倩在接受《中国建设报·中国住房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一个企业要想永续经营,就应该趁这个时机储备资源。“现在市场比较清淡,正好利用这个时候练兵,储备和巩固资源。在市场整体状态不好的情况下,要想让企业取得一定程度的市场占有率,考核的指标不是业绩而是份额。如此,在市场一旦好转之后,企业拥有了竞争对手没有的资源,就会有一个爆发性的成长。”